“自然教育”就是讓孩子走近自然?我們與德國差的不只是一片森林

本文隸屬:03.親子農(nóng)業(yè)開發(fā)專題(第90/182篇)

德國卡羅鎮(zhèn)潘克拉芬森林幼兒園共有21名兒童。他們每天早晨不顧風雨來到”教室”。即使在零下28攝氏度,孩子們?nèi)源粼趹敉?,除了在格外嚴寒的幾天里,孩子們和老師們會進入露營帳篷或小木屋暫時躲避,但是令人感到震驚的是這里的孩子們從未患過感冒。

他們每天都在新鮮的空氣中長大,在大自然中得到各種各樣的體驗,因為這種環(huán)境,在這里成長起來的孩子身體素質(zhì)很好,很少生病。戶外跌倒以及摔傷的發(fā)生率遠低于普通幼兒園。此外,孩子們的動手能力、合作精神和做事的專注度都十分的優(yōu)秀。

這個令人目瞪口呆的例子,將德國的”自然教育”的模式,擺在了我們的眼前。

“自然教育”就是讓孩子走近自然?我們與德國差的不只是一片森林

“自然教育”的起源

“自然教育”的興起源于這樣一個問題:在溫室里長大的孩子能適應世界嗎?在這種背景下,一種以森林為課堂,讓孩子回歸自然的森林教育逐漸引起人們的關(guān)注。在森林幼兒園里,孩子們爬樹、玩火、在大自然里堆雪人……

世界上第一所”森林幼兒園”于20世紀50年代在丹麥成立,事實證明,與傳統(tǒng)幼兒園相比,接受”自然教育”的孩子在身心發(fā)展上更加平衡。當這些兒童處于一個可控的危險的環(huán)境中時,他們會建立起自己的”風險管理能力”,知道如何評估事物的風險,知道自己是否能夠應對這種風險的不利后果。

到上世紀90年代,森林幼兒園在德國開始迅速發(fā)展,隨后逐漸擴展到北美、日本和韓國。目前,德國有1500多所森林幼兒園。這些幼兒園的孩子幾乎整天都在森林里,爬樹,玩泥巴,踩水坑,用木頭和樹枝做各種裝飾品和工具。那里的孩子沒有接觸到現(xiàn)代玩具,電子產(chǎn)品,也沒有學會算數(shù)或閱讀。

“自然教育”就是讓孩子走近自然?我們與德國差的不只是一片森林

“自然教育”興起的原因

德國家長和教師認為:德國是一個從森林里走出來的民族,而森林是大自然的象征?!?/p>

自然教育”的方式可以培養(yǎng)孩子熱愛森林、敬畏自然的精神,使他們的生活充滿靈性,懂得抵制無窮的欲望,享受簡單樸素的幸福。

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,德國的”自然教育”舉世聞名。它有著完整的教育體系和許多成熟的案例。其”自然教育”模式是:森林教育專題教學模式,德國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績,主要有三個原因:

1.很強的環(huán)保意識;

2.德國很早就開始對自然教師進行認證;

3.兩年的學習時間,通過數(shù)百學時的理論 實踐,最后以論文形式提交評審團評審,通過后頒發(fā)證書。憑借多年的素質(zhì)教育經(jīng)驗,德國獲得了世界上最多的諾貝爾獎,吸引了許多國家效仿其”自然教育”的做法。

而在當代社會環(huán)境下,兒童與自然缺乏密切的互動,也是需要”自然教育”的重要原因。

美國著名作家理查德拉爾夫在《森林里的最后一個孩子》一書中用”自然缺陷”一詞來形容現(xiàn)代社會的兒童與自然沒有聯(lián)系的事實。甚至許多醫(yī)學專家也認為,生活在自然環(huán)境中的減少是兒童肥胖、注意力障礙和抑郁的重要原因。

“自然教育”就是讓孩子走近自然?我們與德國差的不只是一片森林

德國”自然教育”的優(yōu)點

“自然教育中”孩子們所在的森林幼兒園可以說是一個沒有”天花板或墻壁”的地方。教師和孩子們通常一直呆在森林里。森林幼兒園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強調(diào)玩”玩具”,但是他們的”玩具”是在自然中找到的,而不是通過購買而得來。

盡管不同的森林幼兒園存在一些差異,但森林幼兒園的基本目的是相同的:照顧、激勵和教育兒童。

他們的”自然教育”不需要教師創(chuàng)造場景或困境,而是讓孩子們在森林中自然學會自立與生存?!瘪R上就要下雨了??墒俏覀儨蕚涑晕顼埩耍绾谓鉀Q午餐問題?”這是他們在生活中真實需要去思考的問題。

對孩子來說,兒童在這種環(huán)境中學習的知識是豐富多樣的,幾乎可以滿足除了我們所說的結(jié)構(gòu)化知識外的需求。不僅如此,它還可以培養(yǎng)諸如面對挫敗感、與人溝通等能力。

經(jīng)過多年的跟蹤研究,研究人員發(fā)現(xiàn),與未接受森林教育的兒童相比,接受森林教育的兒童在自信、注意力、學習熱情、語言能力、溝通能力、行為習慣、積極思考和身體素質(zhì)等方面表現(xiàn)得更為突出。此外,森林教育對孤獨癥兒童、焦慮癥等心理疾病有良好的治療效果。

細細分析”自然教育”對孩子們有什么幫助,主要有以下幾點:

1.專注:森林學校每天下午會聽一段時間的故事或歌曲。在這個時候這些平時玩得很瘋狂的孩子現(xiàn)在都會十分安靜仔細地去聽,因為對他們來說,這個時刻是難得可貴地,也這個過程中他們學會了專注的狀態(tài)。

2.協(xié)調(diào)性:長期戶外活動對兒童的平衡能力、靈巧性、身體協(xié)調(diào)性、觸覺敏感性和深度知覺都有很大的幫助。

3.自信:森林幼兒園的大部分孩子進入小學后,在閱讀、寫作、數(shù)學和社交方面都會有很快的提高,而且這些孩子通常都比較自信和外向。

如果非要說有什么缺點的話,那就是他們剛上小學的時候,這些孩子們在認字與閱讀方面還有所欠缺。但只要孩子們感興趣,他們就能很就能跟得上。

“自然教育”就是讓孩子走近自然?我們與德國差的不只是一片森林

對國內(nèi)教育的反思

近兩年來,中國的”自然教育”也開始蓬勃發(fā)展起來。這里的”自然教育”主要基于18世紀法國教育家盧梭在”回歸自然”的基礎(chǔ)上提出的自然教育觀念。主要還是關(guān)注對孩子天性的的”尊重與釋放”。但,我國的自然教育,似乎與德國差的不只是一片森林。

  • 嚴重的”自然缺陷”

目前,我國兒童的”自然缺陷”十分嚴重。父母給孩子買許多玩具以代替他們接觸大自然的機會。想象一下,如果我們的戶外空間里沒有那么多的人造玩具和教具,孩子們會如何玩耍。

實際上,有時候環(huán)境比較簡單,人工玩具也比較少,這對孩子來說可能不是壞事。他們會想辦法玩得更有趣,根據(jù)環(huán)境做出自己想要的東西,他們會去加工組合,此時他們擁有了無限的創(chuàng)造力。

  • 孩子對自然認知的”碎片化”

生活和教育環(huán)境,給我們的孩子造成了自然的碎片化。

試想一下,現(xiàn)在的孩子們都知道餐桌凳子是木頭做的,但不知道這些木頭是怎么來的;打開水龍頭時水就留下來了,卻不在乎它是經(jīng)過了什么程序而來的;垃圾扔出去時它就不見了,他們也不知道這些垃圾去了哪里等等問題。這些問題都說明了孩子對自然的理解不完整和支離破碎。

“自然教育”就是讓孩子走近自然?我們與德國差的不只是一片森林
  • 功利主義下的缺乏自由

今天的孩子缺乏”自由”。他們的時間大多數(shù)都花在了各種輔導班之上。當讓我們的孩子去接觸自然時,他們會害怕不安全或者弄臟自己。我們所提倡的”生命回歸自然,童年回歸兒童,教育回歸生活”漸漸的被功利式學習所取代。

如今的父母都希望孩子上好大學,找好工作,過上物質(zhì)條件優(yōu)越的生活,這已經(jīng)成為人生的終極目標。這也正說明了社會集體價值觀的引導是非常功利的,而越來越少的人會去真正關(guān)心生命的美好與價值。

“自然教育”不僅僅只是教孩子認識動植物。就算孩子能背誦整個昆蟲圖譜,但他們?nèi)匀浑S意踐踏昆蟲。在沒有對自然地敬畏與愛之下,無論有腦子里掌握多少知識,都是無用的。

在”自然教育”中,大自然才是唯一的老師,蘊含著無窮的智慧。作為一種載體,大自然是大家共同想要了解的目標,它也在無形中增進了彼此的交流。體驗自然可以加強我們對世界的認知,激發(fā)我們學習和保留的興趣,這些比起干巴巴的書本文字都更有價值。

“自然教育”就是讓孩子走近自然?我們與德國差的不只是一片森林

我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,在養(yǎng)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,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,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,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