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隸屬:K12勞動教育課程教案(第25/86篇)
- 研學勞動課程:百合大黃米竹筒飯的手工做法
- 研學勞動課程:地方民俗特色竹筒飯的手工做法
- 竹筒飯(大米+臘腸)的手工做法
- 食育主題研學:竹筒飯(竹筍+糯米)的做法
- 研學課程:竹筒飯的圖示做法_糯米版竹筒飯怎么做?
- 研學課程:竹筒飯(糯米-豬肉-豌豆)的圖文演示做法
- 讓智慧小農場走進中心學校,給孩子們補上“自然”“科技”“勞動”這一課
- 案例:中小學校園勞動實踐研學活動如何開展?怎樣升級改進?
- 自然教育:校園小型氣象站建設布置方案,要注意哪些問題?
- 某小學(1-3年級學生)勞動實踐活動記錄及效果
- 小學勞動技能闖關賽:興趣與勞動融合,深受孩子的喜愛!
- 幼兒園自然教育與勞動實踐:“開心菜園”里的故事
- 勞動實踐課“玩”出精彩,看看這所學校體驗“小麥課程”吧!
- 田間研學課件案例:勞動實踐研學基地的課件怎么設計?
- 青島市“勞動教育(實驗)”教材有哪些特點、模塊?覆蓋哪些學段?
- 親子生活勞動課程:動手制作美食“黃瓜城堡”,品嘗勞動成果
- 幼兒食育+生活勞動教育課程:動手制作傳統(tǒng)小吃“驢打滾”
- 食農研學:紅薯,木薯,馬鈴薯…各種薯,它們到底都是什么?
- 糧食主題研學課程:米的誕生,米的家族,米的旅行
- 親子勞動實踐課程:彩色蝴蝶卷(面卷)的制作教案
- 和蘿卜一起去旅行(研學課程):蘿卜的成長,收獲,清洗,切絲,做湯,煎餅
- 野菜大家族研學活動:尋寶挖野菜,巧手制餡料,競技做書簽
- 南瓜研學課程:榨汁,煎餅,烤瓜,造型,溯源
- 食農研學課件:動手制作紫包菜煎餅,親手做魔法變色科學小實驗
- 生活勞動實踐課件:彩色蔬菜饅頭的親子勞動實踐教案
- 《了不起的蒲公英和車前子》:野菜專題研學活動教案系列
- 九月栗子笑哈哈:摸栗子,剝栗子,找雌雄,做甜湯(自然教育課程)
- 森林木屋小工匠課程:協(xié)作式勞動實踐,啟發(fā)性手工設計,互動性自然教育
- 農業(yè)勞動實踐活動:給喜歡爬藤的蔬菜作物搭立生長支架
- 研學:和稻草做朋友去旅行,看看我們的稻草朋友都去了哪?
- 景山小學開展1+N套餐式勞動教育課程:家園課、職園課、創(chuàng)園課…
- 魔法地膚草的校園研學:采集種子,移栽定植,制作掃帚,美化校園
- 中小學校園農場:應該怎樣規(guī)劃實施勞動實踐課程?
- 如何設置學校歡迎、學生喜歡的水稻主題勞動課程?
- 如何在中小學開展勞動教育?這所小學的“新勞動教育”值得點贊
- 組圖:杭州舉辦中小學生勞動技能競賽,勞動創(chuàng)造美好生活!
- 上海經驗:如何開辦勞動教育“必修課”? 上海拿出這些實招硬招!
- 勞動教育基地活動案例:勞動中促成長,實踐中育新人!
- 實用!校園勞動教育小農場創(chuàng)建及課程開發(fā)指南(免費下載)
- 校園研學勞動:草莓種子有性繁殖,1粒果實裂變?yōu)閹资璨葺?/a>
- 芝麻開花節(jié)節(jié)高:研學農場的芝麻勞動實踐全周期課程
- 植物種植項目的研學勞動課程設計案例,走近校園走進家庭小課件
- 研學勞動課程:絲瓜的一生,播種育苗與種植管護全過程
- 研學勞動課程教案:會爬藤的絲瓜,會結莢的蠶豆!
- 勞動教育如何有效開展?長沙的這些樣板經驗值得學習!
- 湖南職院“1+2+N”勞動實踐體系,探索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實踐新路徑
- 這所中學探索跨學科融合!打造有歌聲,有思想,有汗水的勞動教育新樣態(tài)
- 校園農場怎么創(chuàng)建?勞動教育及綜合實踐課程設置指南(4月20日精選資料下載)
- 實用資料!勞動教育及研學基地如何規(guī)劃建設?課程怎么開發(fā)?
- 勞動教育創(chuàng)新經驗:”三研協(xié)同”家校社聯(lián)動,共享”種子課程”搭建
- 研學:開“窗”的套盆種土豆,可觀察土豆的生長過程,感受收獲的樂趣
- 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做好這“6結合”,實施效果成倍放大!
- 研學課程: 德國自然農法“土丘種植床”,模仿自然培育深厚的肥沃土壤
- 某小學勞動教育實施方案(范例)
- 青少年實踐與勞動教育研究項目選題:教育部首批課題立項名單有哪些?
- 二個勞動主題范例:幼兒園勞動教育主題活動方案
- 大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申報書:申報條件及申報材料(福州大學)
- 某市區(qū)中小學校內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建設標準(校園勞動實踐農場)
- 探索農耕研學勞動教育課程,讓素質教育更“接地氣”
- 研學勞動教育:世界級非遺文化“二十四節(jié)氣”布貼畫手工制作課
- 校園文化是勞動教育的重要載體,如何將勞動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?
- 案例:中小學勞動教育示范學校創(chuàng)建工作的重點內容及創(chuàng)建標準
- 中小學勞動教育示范區(qū)創(chuàng)建案例:常態(tài)化,課程化,清單化
- 勞動實踐案例:如何將農耕文化融入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?
- 紅色研學勞動教育主題:南泥灣大生產與南泥灣農墾精神
- 重慶市人民小學勞育特色:城鄉(xiāng)學校勞動大聯(lián)盟,“勞動萌主”微信小程序
- 勞育:構建3742田園勞動育人框架,打造七彩勞動教育校本課程體系
- 中小學與農業(yè)大學:如何探索新時代耕讀教育模式?
- 桂中田園實踐基地:日接納500人,有哪些必修課選修課及特色課?如何收費?
- 農耕履歷證,校園豐收節(jié)…一張“勞動清單”里的勞動素養(yǎng)評價故事
- 開辟農教融合新路徑,現(xiàn)代農業(yè)產業(yè)園如何開發(fā)研學勞動教育課程?
- 案例:實驗小學的“五育”融合勞動教育,附勞動教育課教案
- 中小學包粽子勞動教育實踐課來襲,附端午節(jié)活動方案
- 中小學“校園20分鐘”勞動教育周活動方案(分區(qū)分年級清潔勞動)
- 食材料理-面點制作-廚藝烹飪:勞動實踐課進校園,勞動技能大比拼
- 校園農場:如何自制蔬菜種子?播種時如何預處理?
- 校園種菜農場:哪些蔬菜一年四季可種植?哪些蔬菜是耐蔭的?
- 勞動課:在泥土里學會耕耘,在煙火氣中體味生活,在指尖上撥開大千世界
- 耕讀教育:如何充分利用校園陣地與校外基地開展耕讀勞動教育?
- 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應該因地制宜,結合本地美麗鄉(xiāng)村建設行動
- 案例:中小學校園蔬菜種植基地簡介特色及管理制度
- 依托農場,干農活,做美食:校內外多實踐場域下協(xié)同勞動教育探究
- 幼兒勞動教育課程方案:彩色肥皂的手工制作活動教程
- 游戲化課程案例:探究性研學課程方案《蟋蟀音樂會》
- 中小學研學勞動課程:非物質文化遺產《竹藤編藝》
- 特色動手課程:這所中學讓葉雕非遺文化走進校園研學課堂
勞動實踐研學目的
學會清洗蔬菜的基本方法;
認識高筋面粉及和面搟面技巧;
了解榨汁機和電子秤的使用方法;
認識酵母的作用及面團發(fā)酵方法;
勞動實踐研學對象
中小學校:小學生,中學生。
勞動實踐研學準備
食材用料:
高筋面粉(或普通面粉:200克-210克
菠菜汁(或西藍花汁):80克-90克
紅蘿卜汁(或火龍果):80克-90克
安琪高耐糖酵母:3-4克
白砂糖:適量(自己根據(jù)自己的好甜度調味就可以了)
烹飪工具:
榨汁機;電子秤;保鮮袋;搟面棍;蒸鍋;餐刀;操作臺。
勞動實踐活動操作步驟
1.清洗干凈所需蔬菜(紅蘿卜或火龍果,菠菜或西藍花);用榨汁機榨汁,取汁備用;分別稱取90克的蔬菜汁(二種顏色),備用(圖示的是胡蘿卜180克的,配300-400克面粉);
2.分別稱取2個3克的酵母(兩種蔬菜汁)備用;分別稱取3克的白砂糖,備用;把白砂糖、酵母一起放到蔬菜汁里,攪拌均勻;
3.分別稱取2份210克的面粉,備用;
4.把面粉過篩到揉面盆里;
5.少量多次的加蔬菜汁,把面粉跟蔬菜汁揉成面團(分別加二種蔬菜汁);
6.揉至光滑不粘手不粘盆的狀態(tài)后,用保鮮袋套好,天氣熱可以直接常溫發(fā)酵半小時左右,直到面條發(fā)大到原來的兩倍,如果天氣冷,可以溫熱一下(不要太熱),再把面團放鍋里發(fā)酵,直到兩倍大就好了;
7.發(fā)酵后的面團,取出,再揉一下,排氣;
8.兩個顏色的面團各取一點(不用的面團一定要用保鮮袋裝好放一邊,防止面條變干),用壓面棍搟分別把面團壓到差不多大??;
9.把兩個顏色折疊一起,如圖示的卷起來;
10.把不平整的兩頭切去不要,切成饅頭狀就可以了;
11.綠色做面也可以,如圖示的成品;
12.冷水下鍋蒸(在水燒開的過程中,饅頭可以更好的再次發(fā)酵),水開后蒸15分鐘,蒸好后關火燜5分鐘就可以開吃了!
勞動實踐活動總結思考
如何做成下圖的三色蔬菜饅頭花卷(用料:菠菜、火龍果、胡蘿卜);
制作過程中,可以拿些卡通面的模具,印模,粘在饅頭上,會更漂亮哦!
認識酵母的作用
為了讓胃更容易消化,我的老祖宗發(fā)明了一種活性酵母,經過逐漸演化,就成了我們常見的密封袋,活性菌通過肉眼無法觀察到,它是一種細小的單細胞微生物,含多種營養(yǎng)物質,面粉+水+酵母,經過發(fā)酵反應,就成了我們餐桌上的食物。
酵母粉距今已有六千年的發(fā)展史,最早出現(xiàn)在啤酒釀造中,經過改造、加工、包裝等,一系列的措施,已經變得非常安全,不但沒有危害,還會增加面團的營養(yǎng),常吃發(fā)酵后的饅頭、花卷,會讓腸胃變得更輕松,不增加額外負擔,尤其是老人、孩子、胃不好的人,應該多多食用。
發(fā)面原理:
酵母粉是一種有益菌,加進面粉中,用溫水活成面團,把口密封住,放置溫暖的地方,這時的酵母會立刻開始“工作”,遇水后的菌群會變得非?;钴S,面粉中的淀粉,會被轉化成葡萄糖,糖被酵母“吞掉”后,會繁殖出更多的菌,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碳,二氧化碳會讓面團更蓬松,產生如蜂窩狀的氣孔。
學習面團發(fā)酵技巧
1、盆中加入500克面粉,加酵母粉5克,白糖20克,白糖可縮短面團餳發(fā)的時間,提高酵母活性,酵母粉的克數(shù),根據(jù)季節(jié)有所調整,春天夏天秋天,100克面粉:1克酵母,冬天,100克面粉:1.5克酵母粉,因為冬季氣溫低,應適當做出調整。
2、酵母粉怕熱水,會被燙死的,用20℃左右的就行,邊倒邊攪拌,攪出面絮的樣子,淋入10克熟油(加點白糖和熟油,能讓面快速發(fā)滿盆),可為面團增加延展性,防止面皮開裂,更易操作。
3、揉成光滑的面團,軟硬適中就行,蓋上一層保鮮膜,或倒扣一個盆子,密封嚴實,放置溫暖處,面團發(fā)至2倍大,大約1個小時,氣溫高酵母更活躍。
4、經過一個小時,面已發(fā)成功,中間已經鼓起來了,能明顯看到氣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