遠看是一只美麗的蝴蝶,近看卻是一本裝幀精美的書;翻開它,耳朵書、石頭畫、大海報……一幅幅出自孩子們雙手的圖畫,真實展現(xiàn)了孩子們的視角。近日,一本《沂蒙田野實踐》榮膺2020年度中國“最美的書”稱號,并將代表中國參加2021年度“世界最美的書”評選。為何一本兒童書會獲此殊榮?背后有何鮮為人知的故事?
一次暑期實踐的成果
沂蒙,被稱作“一片神圣的土地,一片紅色的沃土”。《沂蒙田野實踐》的故事發(fā)生在2018年夏天,書目發(fā)起人——上海出版印刷高等??茖W校李艾霞老師帶著9名大學生在沂蒙山區(qū)進行兒童藝術教學實踐。這本圖書是李艾霞、大學生與沂蒙山區(qū)22名孩子一起創(chuàng)作的產物?!敖虒W成果超出預期。這一次的教學與我在學校中的教學相比,更像一場游戲,它輕松、開心,孩子們的求知欲與對藝術的熱愛遠超預想。這次教學實踐中,我?guī)缀鯇⒅鲃訖喽冀唤o了孩子們。”李艾霞說。
說到“教孩子畫畫”,大家的第一反應是:老師拿著一個樣本教孩子臨摹,或是手把手教孩子們畫畫。“我們在教孩子統(tǒng)一形象之前,是否知道孩子們心目中的世界是怎樣的呢?”李艾霞多年執(zhí)教之后提出這樣的疑問。于是,她開始嘗試“減法教學”,將自己的參與度降至最低,打破常規(guī)教繪畫的規(guī)則,讓孩子們通過涂鴉、繪畫、拼貼等盡情發(fā)揮天性,在自由的游戲中創(chuàng)作,激發(fā)孩子們無限的想象力。有的小朋友畫了一個公主,大家就按照畫中公主的裙子做成一條真實的裙子穿在身上,后面有翅膀,前面有大波浪,和一般的裙子不一樣。孩子們畫的蘑菇也被做成實體,填了棉絮,放在草地上,讓大家立體地感受孩子們的視角。傳統(tǒng)教學中的條條框框被打破了,“教學相長”也在“沂蒙田野實踐”間被發(fā)揮得淋漓盡致。
盲童美育教育的探索
兩年后,《沂蒙田野實踐》被重新梳理,并以繪本方式呈現(xiàn)。這本圖書的設計由多種形態(tài)載體匯聚而成,書中似乎能聞到自然的氣息。書籍中,耳朵書、蝴蝶書、大海報、一封信……透明文件袋承載著藝術實踐的全部成果。耳朵書為鎖線裝,封面設計來自孩子的手寫字體與繪畫;蝴蝶書為粘頁裝,被層層剝開的粉蝴蝶、蘋果樹、藍天、土地,展現(xiàn)了兒童的秘密世界。
“回到上海,在整理作品的過程中,面對一幅幅圖像、一串串文字,一次“拼貼”實踐的想法強烈地敦促我,于是便有了——“家庭肖像”“公主家園”以及“山與?!薄K鼈冏罱K以一幅長長的畫卷形式呈現(xiàn)。”李艾霞回憶,“在‘沂蒙田野實踐’成書前,我有幸邀請到荷蘭的影像學專家科林·諾登博思(Corrine Noordenbos)與意大利的書籍設計師菲歐倫扎·皮娜(Fiorenza Pinna)指導學生進行整合?!逼鸪酰瑤浊埶夭臄傇诜块g里,面對龐雜的圖像,學生們無從下手,Corrine幫助學生梳理創(chuàng)作的觀念并找到實踐項目的邏輯,使得照片形成自身獨立的敘述,隱藏的邏輯和關聯(lián)性在特定的排列組合中自行發(fā)聲。
《沂蒙田野實踐》在裝幀和印刷上,花了很多工夫。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工藝就是“絲網印刷”,也就是在畫面的表面做了一個UV起鼓圖形,并在圖文中灌入盲文,讓盲人小朋友也能觸摸?!斑@個工藝十分復雜,也是成書比較慢的原因,需要工人一個一個制版?!笨瓷先シ狐S的畫面,用手輕輕觸摸,便能通過線條的凹凸感受到圖形的輪廓,“這也為日后盲人的美育教育做出探索。”李艾霞說。